如何填补电影院收入空白

  白白二世      2016-12-31   

多数人认为过去十几年中国票房的高速增长,是来自电影产业本身的发展。但其实这主要来源房地产和新兴三四五线城市观众的增长。主要是像万达这样的房地产在各个城市中心建设商业地产,而电影院是标配,以拉动商圈人气的作用。所以电影产业看似繁荣的发展不是由于国产电影质量的提升,而是银幕数量的增加。

但随着房地产的全国泡沫破灭,电影院失去了输血机制,大多数院线将处于亏损的边缘,由其是那些靠租房的电影院线。仅靠票房收入无法支撑高昂的房租和人工成本,所以院线需要拓展更多的业务来补贴。

电影院如何把白天的空闲时间段填满

这些年银幕的增加速度远远超过看电影的人次,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核心商圈周边的电影院上座率普遍偏低,尤其是白天的时间更是空闲,经常出现整个影厅一两个人的局面。所以电影院要想盈利,首先需要把院线白天的闲置时间填满。这势必要依靠在线售票网站的力量,利用团购、网络低价票、点映、甚至包场形式,想尽一切办法把白天座位卖出去,或者把只允许非周末白天使用的优惠券发放到特定低价偏好的观众群体手里。如果把用低价票把白天时间填满,仅此一项,理论上讲可以就让电影产业再票房大涨

当然,造成院线白天空闲这个现象,更深层次原因是引进大片的配额制度引起的。在稀缺经济的情况下,利益集团可以坐享这种垄断的各种好处。这或许对国产影片票房保护是件好事,但是却伤害了市场和观众的选择权。尤其是现在电影产业已经未老先衰的情况下,需要赶紧引进更多大片,否则面临的是电影市场的整体疲软。

影片配额或许对少数国产电影可能是好事,但是对商业院线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电影市场繁荣的时候可以掩盖这个问题,但每年一到9月份,电影市场原形毕露,一片低迷。没有大片,观众就会远离电影院、甚至远离看电影这个行为,而不是非要去看一些国产烂片。一部电影不是再跟其他影片竞争,而是直接跟观众的闲余时间竞争,跟观众的游戏、KTV、旅游、聚餐等更有趣的娱乐方式竞争。有时候可能会出现没好片,观众干脆不去电影院。

影厅需要多功能厅化

其实现在电影院线的扩张已经放缓。院线需要精耕细作,多条腿走路才能盈利,以前那种单独播放电影的传统院线必然亏损,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被新式多功能电影院并购。

谁说电影院只能是个B2C的生意,也可以B2B;谁说只能靠卖电影票赚钱?也可以卖爆米花,甚至衍生产品赚钱;谁说去电影院只能看电影,还可以搞活动、聚会、社交。

首先,每个影厅将是一个多功能厅,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可以一厅多用。可以搞发布会,演话剧(有个小舞台),小型歌友会(要有专业音响和灯光),展销会,球赛等各种直播,卡拉OK聚会、电影行业爱好者交流聚会活动,等等。电影院相对于高级酒店和剧场,场地费还是很便宜的,一般酒店场地费需要35万元,而在电影院做个发布会,两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就当时一场电影包场,费用就便宜的多。

在线售票网站可以利用互联网帮助电影院盈利

除了院线自己想办法拓展收入以外,在线售票网站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从在线售票网站角度来说,由于竞争激烈,也需要想尽办法帮电影院带来票房以外的更多业务收入。他们是依附在电影上的产业,他们的估值提高、以及能否留到最后,比的是谁能为电影产业创造更多价值。所以他们除了帮电影院卖票以外,还可以连饮料爆米花套餐也一起帮电影院卖了。只需要在购票页面加一个多加10元或20元可获得爆米花套餐,然后用户到电影院后凭券去柜台取就可以了。

电影院有幸成为被O2O改变的首批传统行业,所以电影院的运营将会更多呈现互联网的特性和玩法。电影院自身首先需要的是把“观众”变为“用户”,把自身从“场地”变为“媒体”。所以,电影院一方面需要更多现象级别的大片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另一个方面,需要观众多买东西,饮料、爆米花、周边产品。还有就是赚观众以外的钱,例如广告,和活动包场等。

总之,票房不是电影院的主要收入。中国电影院线已经是供大于求,所以电影院需要互联网带来更多的客源。不仅如此,还需要互联网带来更多的票房以外的收入,例如爆米花、饮料和周边产品以及书吧和咖啡厅之类的。

转载来源于帕加尼影视微信公众号

声明:影聚合仅提供信息展示和存储服务,文章均来自网络和个人,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内容由AI智能生成,请谨慎参考。如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cm@rov8.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0)

等待你的第一个评论哦...

影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