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片“不能”跟钱过不去

  白白二世      2016-11-16   

为什么口碑平平的影片能连破多项票房记录,而拿下奥斯卡的影片,却在有些电影院根本看不到?一部连标准电影都称不上的某些综艺影片,能卖到近10亿票房;而几乎被所有评论人口诛笔伐的《小时代》系列,能拿到40%以上的排片量?现在,我们从一线运营者的角度来“揭秘”。

排片只有一个原则,谁都不能跟钱过不去


给电影排片,是由谁决定的呢?现在有两种模式,其一是由院线统一下发指导意见,旗下影院根据各自的区域和观众喜好,在建议的排片量范围内适当调整,万达院线、大地院线就是这种模式。另外占大多数的,由影院经理直接负责排片。在这种情况下,是什么因素在左右一部电影得到的场次多寡呢?在影院经理们看来,演员阵容强,宣传到位,多给排片,没得说。某些电影适合全家看,市场不会差。不过,也有某些影院经理觉得不好的电影,排片会少点,但是,一旦第二天的票房数据出乎想象,不得不给加场,因为“谁都不能跟钱过不去。”

国内影院普遍厅少,强片一多就排不过来


对于拥有9个厅的影院来说,排片基本没压力,即使每天有4部新片开画,也排得过来。最痛苦的是一些小影院,一般只有4个厅,当几部比较强的片同时竞争时,只能舍弃掉一两部,给上座率更高的排更多场次。别说是观众,影院经理也经常会陷入矛盾。当有观众问,为什么某部片没有排场的时候,你也会怀疑,是不是我排错了?以前一个月4-5部片,影院苦于没有新电影上。现在,一个月30-40部,影厅比较少的,就面临着一个厅你要给2-3部片,选谁?如果选错了,一天可能会损失掉2-3万。某些电影都有不错的票房前景,但是在扎堆的情况下,一定有几部损失掉,甚至有些一场没有排就下线了。



怪内情,决定排片的是明星和宣传,1/3观众盲目看电影


在当下内地影市,如果一个制片公司拍了一部没有明星阵容的电影,哪怕口碑不错,影院经理们也会认为,“不太可能”。如果片方的电影有明星大牌,但宣传没跟上,也不会有好的市场表现,比如陈坤和刘嘉玲主演的《过界男女》。拿什么会影响影院经理的选择,他们共同的答案是:“卡司阵容,还有宣传。”



 

首日排片存在赌博性,通过预售观察卖相


每月有三四十部新片上映,根本就没时间看这么多电影(一些片方因为没有信心,也不会安排影院经理提前看片),因此,在电影首映日排片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有赌的成分。为了避免出现大失误,很多院线(或者影院联盟)会在一部热门电影上映前做预售,根据预售结果,判定首日排多少场次。一些单干的影院,会参考时光网上看影迷对新片的关注度上来做排片判断。首映日过后,影院会根据当天的上座率对第二日的排片做出及时调整,几乎所有影院的准则都是——票房最大化。

 

口碑基本不起作用,观众禁不起忽悠和炒作


至于电影的口碑,影院经理们很少考虑。因为他们中很多人觉得,在网上写评论或者给电影评分的这部分人,跟普通观众根本就不是一个群体,而且占的数量并不多。现在大部分观众对中国电影还是比较宽容的。很多人看完,都说‘还行吧!’,赞的和骂的都是少数。观众基本都是根据广告、宣传来进行选择。电影作为一种消费品,其生命周期又极短,一周内热度就会过去。也就是说,等大范围的观众听说这部片很烂的时候,票房已经卖的差不多了。”一位影院经理无奈地说,“作为影院的人,我也很痛苦,中国观众不禁忽悠,抵不住炒作。”

转载来源于帕加尼影视微信公众号


声明:影聚合仅提供信息展示和存储服务,文章均来自网络和个人,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内容由AI智能生成,请谨慎参考。如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cm@rov8.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0)

等待你的第一个评论哦...

影片推荐